上海香山路:时光流转下的宁静路

2014-12-10来源 : 互联网

租界时期遗留的花园洋房零星地散在上海的各个地方,香山路、思南路上就有不少;南京的颐和路上则有一个****区,官邸洋房都藏匿在密林高墙内。

香山路原名莫利爱路(Rue Moliere),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命名,1943年改名为香山路。香山路东西走向,东起复兴公园,西至瑞金二路,长328米。香山路,还有与之相交的思南路,都是闲逛的好去处。不仅能看到诸多名人**,还能嗅到些许从前的“高尚”气息。  曾经:建筑是死的,人是流动的

有人说,上海是研究建筑的人的圣地。这个*特的地方因为历史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存有各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而香山路就是这样的标本之一。香山路上的建筑类型相当丰富,上海城市发展历史上的各种建筑类型,大都能在这条路上找到完整的样板。

从上世纪初开始,伴随着法租界第三次扩张带来的城市化发展,这条路上陆续修建起*立的西式花园洋房。*初居住在此处的都是来华的外国人,渐渐一些中国人也搬到这里。

香山路*鼎盛的时期应该是上世纪20年代。当时,这里远离上海滩灯红酒绿、浮华喧闹的城市中心,算是城郊一带。虽说地处偏远,但香山路以及周边思南路上的花园洋房,却是当时新派中产阶级心目中的理想住所。这里高大的梧桐交织出浓密的树荫,红色砖墙,木制百叶窗,铸艺栏杆,半圆形的大阳台……都为当时的新派人士营造出一个欧洲乡村的田园梦境。据史料记载,在当时旅华的法国人口中,这一片区域甚至有“小瑞士”之称。

报纸也刊载了人们对这条路上新式房屋的向往:“此辈华人家庭,当其由旧式住房迁至新式住房之时,莫不欢悦相告,喜形于色。此后除非重大变故,或家况惨落外,决不愿再迁入旧式住房……”

40年代,香山路一带的住宅越发吃香,不仅深受新派中产阶级喜爱,还吸引了一些大资本家搬来居住。与此同时,与香山路毗邻的瑞金二路上又存在一片大量劳动者混杂居住的“棚户”区。想象一下,几百米的距离,却是**一地的居住环境,矛盾得有趣,又有些可叹。

六七十年代,这段路更是变得有些杂乱无章。当时,菜场与医院毗邻,满地的灰尘,不时还能看到随手扔掉的菜叶、鱼鳞、塑料袋。喧闹而世俗,与现在香山路呈现出的静谧面貌**不同。只有孙中山故居一带,因为外人不得进入,还保留有几分当初的宁静和美丽。

建筑是死的,而居所里的人是流动的。在短短的香山路上,曾经出没过不少名人的身影。名人故居中*有名的莫过于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这也是他生前*后居住的地方。据说,这幢楼房是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送给孙中山的。

大概因为孙中山落脚此处,当时***许多元老也都居住在附近,比如吴稚晖、叶楚伧、孙科。此外,社会活跃人士如陈*秀、何香凝、柳亚子等也曾住在这条路上。当然,画家刘海粟、林风眠、演员赵丹也都和这条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