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电商人的创业之路

2015-05-27来源 : 互联网

十年磨一剑,作为****代电商人,王扬选择做非标品的跨境电商。

严格算起来,海淘已经*了挺多年。大到天猫、京东等平台的海淘业务,小到**代购,再加上各类垂直电商、**品电商,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时,资本不断涌入,保税区、行邮税等政策也在跟进,而那些“**品将在欧洲涨价、中国降价”的不利好新闻如同一阵风吹过,不带走一片“云彩”。

又一片“云彩”飘入。

即使每天都有许多**信息,今年初,“跨境电商”街蜜“获IDG数**美元A轮**,创始人为聚划算核心员工”的新闻依旧吸引了许多人的视线。这位阿里系创始人带着自己10多年来对电商,对海淘商业逻辑的理解,去年年底强势杀出,他不把其他海淘电商平台放在眼里,甚至抛出了“未来95%跨境电商会死掉”的观点。

这位创业者叫王扬,79年生人。

在见王扬之前,街蜜市场总监陈芳芳告诉创业邦记者很多“八卦”,比如他曾经是一名游泳队员,****运动员,1米9的个子,标配高颜值,爱穿GAp的休闲装;比如他的老婆也在做代购,比如街蜜的团队都是帅哥美女。。。

而在采访王扬的两个小时里,他带给笔者的感受却是:自信、理性、专注、强势。

谁的青春不迷茫

王扬从小学游泳。从5,6岁的年纪因为太顽皮被父母送到游泳馆到考入上海体院,游泳占据了他的整个童年和青春。

在安徽蚌埠这座小城市里,每天放学就赶紧跑去游泳馆练习,练习结束就赶紧回家写作业,然后赶紧睡觉,周而复始。这样的童年生活伴随着王扬在全国分龄赛上拿过第三到第十名的成绩,伴随着*后考上安徽省体校才结束。

对于中国许多运动出身的人来说,体育在他们很小时即成为一项“事业”。因为当13,14岁懵懂进入体校时,便要考虑未来:是否愿意成为职业运动员。愿意,则进入体工队,“带薪”练习;不愿意,就像一般的学生一样考大学。

王扬不想那么早“工作”,他选择考上海体育学院。但当考上时,他却不得不面临另外一个现实:小城市出来,文化课又拉下的自己和大城市同学在知识上的差距。于是,他开始努力学习,不知道什么有用,就什么都学。王扬说,他想寻找参与社会的感觉,他以为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给人不自觉的压力。

《中国合伙人》里有一个“王阳”。在大学时代,个性不同的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为了“美国梦”,为了改变命运而拼命学英语、高谈阔论的镜头成为那个时代的青春符号。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也有一个王扬,为了“换命”,每天跑去隔壁的复旦、上海财经等高校听讲座,蹭各种专业的课,晚上读报纸会读到连广告都看完的程度,和几个“死党”谈论人生的意义。。

王扬说,“我感觉当思考时,自己在进步、成熟,我发现生活真的可以不一样。”

所以,当王扬决定放弃体育,放弃当“一眼可以看一辈子”的体育老师时,那段泡在游泳馆的青春,留给王扬的也只剩下,一股好胜心。“这会成为我判断很多事情的价值标准。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做到**,就说明我还在路上。我不会安于做第二名、第三名,我要做到*好。必须是**,这是一种体育精神。”

电商是“救命稻草”

时间进入2000后,新浪、盛大、雅虎这些名字进入人们视野,BAT们开始谱写他们的创业故事。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到来。

对于那个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幸运”。正如快要大学毕业、对未来充满迷茫的王扬,因为一篇《论互联网+与体育产业的结合》的本科毕业论文,为自己带来了**份工作:奥林体育网做采购,并从此踏上了电商这条“不归路”。

善于学习的他觉得做网站很简单,开发新商品、供应商,开发网站,没什么复杂。年少轻狂,王扬在工作了8,9个月后,便拉上几个同事和同学开始了自己的**次创业:同样做一个体育用品网站。“体育商品当时很好卖,也赚钱。”但很快就失败了,“因为团队没有一个真正的领导者,每个人都心高气傲”,王扬总结道。

笔者问他,创业失败时,什么感觉?

即使现在,身上仍有一股傲气的王扬回答,“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生活中很少有那种后知后觉到事情来临才知结果的感觉,所以我不会叹息当时为何干这事。”

但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了,自己不愿意被约束,“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强,更有价值。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不用为钱打工,不用再担心失业。”

标签: 财富资讯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