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某省一位**在当地一所大学作报告时,就大学生提出的“如何看待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作这样的回答:“去年,我省24万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只有56人,这个比例很校这显示了现代教育的一些不足,说明我省高校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质量上还需努力。你们中间应该有更多的人自己当**。”
56:24 万,从表面看,只占万分之二点三,这个比例确实很低。据此,我们固然可以去批评高校教育的不足,因为从高校教育的现状看,毕竟没有达到十全十美的程度,毕竟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需要探索。但是,如果我们把视线投向现实之中,就会发现这个“高校教育的不足”乃不足以成为“大学生**”太少的主要原因。
你想呀,当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走出校门之际,手里除了学历、学位证书外,几乎就没有什么了,尤其在财力上更是“一无所有”。以此同时,他们**是以*立的姿态——不仅仅是*立的人格,还包括经济上**摆脱父母供给的*立,走向社会、考量社会并开始设计自己的事业走向。
然而,自主创业毕竟不是摆葱姜摊、开大饼店,它*先要有经济实力的支撑。但是,“两手空空”的他们不愿意为自主创业继续向父母伸手,即便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他们也不愿意做一个没有出息的“现成**”。何况,不少家庭为培养儿女已经倾其所有,甚至欠下一**的债,做儿女的怎么忍心把创业的经济重负推给父母呢?
当然,自主创业还得有经营技巧和经验的支撑。经营是一门“知”与“行”的大学问,而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有的只是书本知识,缺少的恰恰是实际经验。他们对自主创业持谨慎态度,“风险意识”使他们**盲目。他们知道,在未学会游泳之前,盲目地往水中跳意味着什么。
广东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在回答“面对今年就业形势打算怎么办”时,有选择自己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占2.6%;在回答“大学生创业缺乏的因素”时,*寻经济基幢的占62.6%,*寻实践经验”的占25%。正由于此,八成大学生认同“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三部曲”。先解决安身立命问题,摸爬滚打几年,待经济实力与实际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后,再去自主创业,去当**。可见,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问题上的思考,比较成熟、理性。
我要说的是,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今天,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由**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但是,我们不必苛求他们,不要说有多大的比例“大学生**”才是好的,也不必过多地把低比例的自主创业现象归咎于教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