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藏在创业大赛里的潜规则

2017-01-19来源 : 互联网

这几年市场上的创业热潮迭起,伴随人们创业热情不断高涨下,是更多创业大赛的兴办。创业大赛的兴办无疑又激发了创业者的投资热情,但同时也藏着一些创业潜规则。下面,我们就来盘点这些具体的创业潜规则。

潜规则一:内定“投资基金”运作机构

很多创业大赛都是由地方**主办、投资机构、媒体机构主办,在创业大赛运作之初,需要成立专项的“投资基金”用于对参赛的创业者进行投资。主办方通常会采用招标的形式,国内的主要投资机构也会纷纷报名去迎标,但是通常创业大赛的“投资基金”运作机构都是内定的。

潜规则二:投资机构材料造假严重

很多成长中的投资机构与一些较有名气的投资机构,在为了获得创业大赛的相关权限时,在招标的时候材料通常会造假,并有以下几个维度:

**,企业管理的基金规模,为了对主办方传达公司实力,通常会将企业运作的基金规模放大,比如会将3000万说成1亿,以此证明实力。

第二,机构的投资团队造假,这个现象在金融界是*严重的,金融投资学相对专业,业界也普遍注重学识学位,所以很多投机机构在团队包装上,都是“**着名”和“国内着名”的博士、硕士等学位,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各类成功案例。而笔者发现:投资机构之间存在互相借用投资团队成员的等问题,比如有一位职业的投资人士出现在多个投资机构的“团队成员”中,同时还发现,很多团队成员拥有比较高的学位,但是真正的投资实战经验为零。

第三,投资机构空壳基数大,在北京的很多投资机构在注册基金公司完成后,一般采用将资金进行转移,公司账上几乎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投资经理通过社交工具,大规模扫创业者的项目,其中不乏进行二手倒卖与交易、转移创业者的项目的情况,投资机构的空壳现象十分严重。

潜规则三:内定投资的创业项目

创业大赛的戏份远远胜于对广大创业者的扶持,更多的成了各路人士的增加所谓名气与获取优先投资权限的舞台。很多投资项目在大赛筹办之时便以内定。大赛展开之时,来自机构的**评委由于缺乏投资实战经历,对一些项目的点评也十分不够专业,特别是很多创业导师,也基本没有创业的成功经历,有些创业导师仅限于营销层面。

创业大赛举办不停,但其中藏着潜规则也是饱受社会诟病,如果长此以往没有建立很好的运作机制,那么创业者们参加创业大赛的积极性也将会受到打击。创业者所需要的是一个更加公正的创业平台,这是创业大赛主办方需要去努力的。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