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骂老板被诉是什么回事?朋友圈骂人犯法吗

2017-11-30来源 : 互联网

就因为骂了句不要脸这位离职的职员就被告了,这合理吗**会怎么判决。这位被骂的**对这件事怎么回应,她会怎么解决。

王萍(化名)是珠海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不久前将公司离职员工吴**告上了法庭。

在判决书中,王萍表示,今年2月16日,吴**以个人原因提出离职,不久便以向其要求佣金不得为由,对其进行造谣、诽谤、污蔑,称其故意不发佣金,说自己“贪*”、“不要脸”等,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并公开在朋友圈进行散布。甚至被告在与原公司同事、客户的交流中将原被告之间的聊天记录公开,对其个人进行无端的污蔑。

王萍说,上述行为导致公司同事、客户对此事议论纷纷,其名誉权受到严重损害。其作为公司**管理员,本来在客户中享有良好声誉,在同事中享有极大威信,而被告的行为使得原告公司的客户、同事甚至亲朋对原告的社会评价极度低下,原本平静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精神遭受极大痛苦,请求**依法追究被告吴**的侵权责任。

员工:

企业拖欠佣金,只是陈述事实未诬陷

针对王萍的指控,吴**在法庭上坦承其确实在**朋友圈发表了上述言论,但认为自己只是在陈述事实,并未诬陷,起因是王萍拖欠佣金,并对其家人进行人身攻击。

吴**表示,其今年年初从公司离职,由于底薪佣金被拖欠,其从2017年2月开始向吴萍追讨,但吴萍所负责管理的公司互相推托现象严重,一直拖欠了差不多三个月,直到2017年4月5日才讨回**笔佣金6199.19元,之后仍有两笔佣金未发放。

吴**说,其*初追讨佣金时,态度非常好,也未使用过激语言,是王萍出言不逊,在与其对话中使用脏话,骂其神经病,后又在**上对其本人和母亲进行人身攻击,并电话骚扰、辱骂其母亲、丈夫,而其佣金迟迟未发,当时很气愤,于今年6月将其与王萍的**聊天记录发布在朋友圈。

吴**还向法庭出示了部分语音聊天记录佐证自己的说法,同时指出双方因网上言论发生分歧后,王萍为捏造事实,还恶意篡改其离职时间。

对于这一点,**一审予以查明,称吴**于2017年1月16日向单位申请离职,但公司负责人王萍提供的《离职面谈表》《离职申请审批单》上,离岗时间及部门负责人签字时间中的“1”月均被手写改为“2”月。

**:一审驳回,认为不构成名誉侵权

**审理查明,吴**在该企业从事销售工作,今年1月离职时单位尚欠其工资及佣金约两万元,至2017年5月22日才先后分三次发放。

香洲**一审认定,原告王萍认为,被告将双方聊天内容公开在被告的朋友圈,并使用了“不要脸、贪*”等具有明显攻击性的语言对原告进行人身攻击。但被告吴**辞职后被公司拖欠工资是事实,被告通过**向公司的部门主管及负责人追讨欠薪,属于合理诉求。

**同时表示,从被告提供的**通话记录可见,开始被告并未有过激语言。公司直到被告离职后将近3个月才开始发放欠薪,而在此之后,原告在与被告的对话中有过激言论,还声称要直接打电话“问候”被告母亲。

被告一方面认为公司还欠其两笔佣金不发放,另一方面针对原告对被告家人作出的不当言行,在朋友圈发表言论,对公司及原告作出了一些负面的评价,“被告的言论虽也有一些过激,但属于对公司的欠薪行为及对原告的言行作出的回应。”

**同时表示,王萍称因被告将其与原告的**通话记录公布在朋友圈,造成公司客户、总公司对其评价降低,可能对其职业生涯产生影响,相应的名誉会受到损害,但其未提供证据证明已发生了上述损害后果,*终一审驳回了王萍的诉讼请求,并判决该案受理费由其承担。

在朋友圈骂自己的公司会侵权吗?*近,成都就出了这么一件事。当地一家饰公司的前员工陈某,因为与公司发生矛盾而离职,就写了一份火药味十足的《辞职报告》,内容不太好听,我就不给您重复了,总之就是对公司和同事开骂,并发到QQ空间、**“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平台。

公司看到之后,曾要求他删除相关内容,但陈某没理睬。为此,公司提起了诉讼。近日,案件宣判了, 陈某被判败诉,必须登报赔礼道歉。

经**审理查明,陈某因与该装饰公司在工作中发生矛盾,离职后,在其个人**朋友圈等网络媒体发布含有侮辱、丑化、降低公司社会正面评价和社会美誉度的内容,致使公司名誉及名誉感均受到损害。

而其在个人**朋友圈发布该内容的行为,**认为陈某的朋友圈成员已达到一百余人,人数较多,已具备影响较大、传播速度较快的相应规模。

朋友圈里骂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可能有些人认为,QQ空间,朋友圈,都属于封闭空间,发牢骚骂人不算事儿,为什么陈某会败诉呢?

《法制日报》指出,网络并非完全脱离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它是人们生活工作的一种工具。每一个网络账号背后都有一个具体的人。

所以,这就决定了网络社会不是法外之地, 发布的内容必须经得起检验,不能触犯法律,不能危害他人权利,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朋友圈骂公司惹官司”具有样本价值

光明网也认为,如今的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都 有法律法规在兜底。

对个人而言,如果遭遇谣言可以采用法律途径来维权;对公司来说,一旦公司的名誉无故被人中伤,或是被竞争对手抹黑,同样可以用法律来维权,而这,如今也被证明是一条可以行得通的路子。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