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的实践很早就开始了。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MylesMace)为MBA学生开设了一门新课——新创企业管理,这被后来的研究者公认为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开端。之后,创业教育在各个高校中逐渐发展起来。
而创业教育(EnterpriseEduction)作为一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领域中的专门术语被提出来,则*早是在1989年***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上。该会议把创业教育界定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尽管当时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确定还比较模糊,多局限在诸如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等本意上,但它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却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1995年,***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再次全面阐释了创业教育理念。该文件说:“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者。1998 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又进一步强调了创业教育的理念:“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仅仅是求职者,还将成为工作岗位的**者。(《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
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同我们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快速发展的时代,靠学会一种特定的技能、找到一个固定的工作岗位,就“以不变应万变地谋生的想法和做法已经不适应了。快速变化的社会随时都会砸烂很多貌似稳固的“铁饭碗。而明智的做法是,学会**工作岗位——无论社会现实条件如何改变,我们都能根据实际寻找到生存空间,**出谋生的办法,自己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这才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能力是“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注:**、第二本护照分别为毕业证和学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