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从杭州萧山往绍兴的路上,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鞠立艳不时地跟公司通着电话:“现在印度××纱价格已跌到15000多元/吨,我觉得还可以再等等,看看接下来还会不会再跌。”和去年的*高点相比,这已算是“白菜价”,但鞠立艳还是小心谨慎不敢大量购入,防止后市继续跳水。
而坐在一旁的河北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业务经理张志勇则为订单发愁:“现在不管是外贸订单,还是国内的订单,都不尽如人意。”
和上游的惨淡经营相比,终端市场要红*得多。上半年不少服装品牌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业绩报告,下半年是否继续阳光灿烂,有诸多因素不得不纳入考量的范畴。
上游:去年做爷爷,今年做孙子
去年,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玲对她的营销人员说:“你们要尽快从媳妇的角色转变成婆婆。”后来,她又教导他们:“市场让你们升级做爷爷了。”诚然,去年对于绝大多数纱线企业来说,都是令人留恋的辉煌年代,多少年都滞销的品种被高价一*而空。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风水陡转,今年用张志勇的话来说: “不少企业去**的*,今年全部赔进去还不止。”
“当前,由于受到棉价波动的因素影响,终端下单的波动性非常大,很多厂商明明该下单了,也会再拖一下,希望棉价再下降一些。”陈玲说,“原来是一年两次下单,现在变成一年4次、6次,甚至8次、12次,造成订单很细、很碎。”机敏的销售人员也很快地适应了新的角色转变:“今年做‘孙子’。”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认为,一方面是下游企业对市场不确定性预期造成的,是典型的“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是受企业资金紧张的影响。据他判断,这种趋势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但从前不久他对绍兴轻纺市场的调查来看,局势稍稍有点好转,前期的恐慌状态,现在平稳了一些,企业对下一轮的市场需求稍微建立起了信心。上游产品的价格在逐渐探底,未来几个月会相对稳定下来。
即便是面对如此不景气的市场环境,有些企业仍不甘心当“孙子”,譬如华孚。在陈玲看来:“并不是说市场变了,我就从‘爷爷’变成 ‘孙子’了,这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今年,她告诫她的员工:“面对这样的市场,我们要做得更好才是出路。”怎样做得更好?除了做好产品质量,做到“人无我有”外,还要从横向去发展、纵向去延伸市场。
下游:棉价跌了,服装涨了
和棉花、棉纱价格大幅跳水截然相反,今年许多服装品牌纷纷调高产品定价,整体上涨了一至两成,有些甚至涨了50%。对此,不少品牌的解释是,由于使用的是春节前采购的高价棉花。然而,有行业**指出,原料在品牌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且原料成本的传递速度也没那么快,据孙瑞哲测算,服装的生产周期是6个月,面料是12个月,纱线是18个月。按照这种传递速度的话,原料涨价效应应该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才能实现,不排除服装品牌借机涨价,如果这样的话,目前服装价位是虚高的因素。
消费者抱怨归抱怨,诸多上市公司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财务报表:报喜鸟、九牧王、美特斯·邦威、博士蛙等品牌经营性利润增速超过40%,七匹狼、森马、利郎、百丽等在高基数下可达到30%以上的税前利润增长。与之相比较逊色的是部分运动品牌,如李宁、中国动向等出现了同比下滑,这主要是受休闲和时尚品牌对体育品牌替代的影响。
眼下,秋装陆续上市,仍是“涨”声不断,尽管如此,各***秋冬订货会依然订单饱满,因此许多人看好下半年服装业绩,认为会保持上半年的良好增势。
当然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真正尝到甜头的是一些品牌企业,对于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刨去上升的劳动力、运输及店铺租金成本,企业所获无几。而且对于中低档市场,由于无论是留在农村的农民还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今年收入并没有增长,因此下半年市场消费信心会受到影响。
****取得的这些业绩,在时尚产业经济研究**李凯洛眼里,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无关联。如利郎,2008年在全国有2492家店铺,2009年有 2561家店铺,2010年达到2885家;森马2008年有4000多家,2009年5000多家,2010年达6000多家;美邦这3年从2800家扩展到3600家店铺;百丽(非百丽*立品牌),从9000多家店铺扩大到11967家店铺也仅用了3年时间。然而,这些品牌的店均收入3年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利朗2008年的店均收入(指回款非销售)为45万元,2009年为60万元,2010年提升到71万元,平均到每个月单店收益为6万元左右。这跟ZARA一个店一年上亿元的收入相距甚远。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