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监、《邮报》家族第三代拉里-韦茅斯在博鳌**上接受了新浪财经的专访。她在采访中谈到自己的母亲、有“美国报业**夫人”之称的《邮报》前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时表示,母亲勤奋又**,自己以她为荣,但她认为格雷厄姆的成功无法复制。
拉里-韦茅斯(LallyGrahamWEYMOUTH)出席了博鳌**并参与了主题为“代际流动与家族传承”的分**。她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分享了与母亲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Graham)的生活点滴,“她非常**,工作也很出色,我以她为荣”。
拉里的外祖父、凯瑟琳的父亲尤金-梅厄是名震华尔街的大银行家,曾担任美联储主席和世界银行的*任行长。1933年,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梅厄通过中间人买下《*****》,当时的《邮报》影响力并不大,日发行量只有5万份,一年的亏损达到100万美元。
此后,梅厄将《邮报》交给自己的女婿、拉里的父亲菲利普-格雷厄姆管理,报纸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不断上升,而母亲凯瑟琳则成为家庭主妇,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然而在1963年8月,菲利普因抑郁症**身亡,凯瑟琳被迫从家庭主妇身份走向幕前,继续经营《*****》。
拉里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她对新浪财经表示,当时母亲承担了很大压力,在刚刚接手报社的时候,由于实在太紧张,凯瑟琳*次在董事会的演讲稿还是当时 18岁的拉里替她写的,“她总是担心缺乏报社经营的经验,从小到大,她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掌管报社,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拉里还提到了股神巴菲特对《*****》的帮助。她透露,巴菲特在多年前就买入了报社的大量B类股份,并与母亲凯瑟琳结成了很好的私人关系。巴菲特对《邮报》的经营有着十足的信心,也给出了许多经营上的建议,她强调,巴菲特对《邮报》的成功经营有着不可抹杀的功劳。
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执政期间,凯瑟琳掌管下的《*****》做了两件大事,震动了全美。一件是披露了五角大楼有关越战的“绝密文件”,另一件则是将“水门事件”率先捅了出来,直接导致了尼克松的下台。邮报因报道“水门丑闻”而赢得1973年的普利策奖,《*****》一跃成为美国的媒体帝国,凯瑟琳也被称为 “美国报业**夫人”。
拉里十分佩服自己的母亲,“她工作很勤奋,同时她也在倾听不同方面的意见。一开始她出现在公共场合时特别紧张,每次讲话都只能照着稿子念,但后来她真正学会如何经营报社,她变得自信,在经营中渐入佳境。”
但她认为母亲的成功模式并不可复制,“因为她所处的环境很特殊”。在拉里看来,在母亲接手之前,外祖父和父亲已经开始逐步打造媒体帝国,母亲基本上是在既有的基础上把报社经营成了财富500强企业。“她经营起了一家庞大的企业,也是相当成功的企业,她是美国**位杀入财富500强榜单的女企业家”。
在拉里小时候,父母并没有对她有特别的期待,“我们就和普通孩子一样,并没有接受什么特殊训练。”唯一的幸运之处是,拉里从小在浓郁的政治氛围中长大,华盛顿的各类政客都会来她家里吃饭,父亲也常常和政客在家里谈论白宫大事。“例如我的父亲劝说林登-约翰逊去当肯尼迪的副手,这直接导致了肯尼迪的当选,我们就像坐在了观看美国政治大戏的**排。”
在这样的氛围下,拉里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她去哈佛上学时便开始为《波士顿邮报》写作,此后又在《洛杉矶》时报任职。若干年后,她回到自家的《*****》任职,成为一名**的政治记者,得以采访全球各国的*脑人物。
现在,家族已经把《邮报》卖给了贝索斯,而拉里则继续在报纸中任职。互联网势头凶猛,传统媒体面临绝大的挑战。在谈到“报纸是否将死”的问题是,她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家都有了更多了投资渠道,传统报纸业务确实难以为继,需要走向数字化。但如何才能用数字化拯救报纸,她还没有具体的答案,“我只希望报纸能浴火重生”。(新浪财经翁晓莹发自海南博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