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风俗活动有哪些?清明节不同地区习俗习惯

2018-04-03来源 : 互联网

我国的传统文化多种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所展现的传统习俗活动都有所差异,虽然清明节全国各地都要扫墓,但扫墓的方式又是千差万别,尤其我国广东海南地区,你会发现他们扫墓时所供的食物是很有特色的。具体一起了解以下的清明节的风俗活动,即清明节南北地区不同的习俗习惯。

清明节的风俗活动——北京清明节习俗

在北京,清明一直被人们视为重要的节日,各种民俗活动很多,而且参加的人员也很广泛,其中踏青、扫墓、放风筝是*主要的民俗活动。

踏青是北京人在清明时的一项雅俗,古时也称探春、踏春或寻春,现在多称为春游或观光。由于过去交通的原因,一般是城内百姓去近郊观赏大自然的景色,赏花看绿,位于西直门外的高粱桥和东直门外的亮马河一带,是旧京踏青的好去处,一是离城里近,出行方便;二是碧水夹堤,绿柳花红,景色宜人。除此之外,香山、八大处、潭柘寺、万柳堂、通惠河等,也是人们踏青的好地方。出游时人们往往自带食物,中午在郊外进食,下午返回城里。穷者步行,富者乘车坐轿,一时间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同时春游踏青还与宗教祭祀结合起来,在赏景之时,到碧云寺、卧佛寺、大觉寺、戒台寺等庙宇里上香,以求平安吉祥。以后踏青便成为春天里人们进行*多、*为时尚的旅游活动。

扫墓是北京人在清明的一项重要习俗,也称为祭祖、祭墓。据文字记载,扫墓的习俗早在先秦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朝更为盛行,既是人们对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也是生者对逝者的缅怀。明末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称:“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拜者、祭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槠锭次,以纸*置坟头。”可见当时扫墓之盛况。北京人扫墓的地点多在城近郊一带。北郊的土城、东郊的西坝河、南郊的永定门外、西郊白石桥和西山都是墓地较为集中的地方。扫墓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包括清除墓地及四周的杂草、为坟培土、跪祭、焚烧*纸、摆放供品等,而现在多是焚烧*纸和摆放鲜花。

放风筝是北京人在清明的一项趣俗,据传风筝在我国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唐朝以后更为流行,明清时北京人制作的技术更为娴熟、精巧,并形成了曹氏、哈氏、金氏和马氏四大流派风筝。其中“曹氏风筝”是指**文学家曹雪芹制作的风筝,在扎、糊、绘、放四个方面更*特,他还专门写过一本《南鹞北鸢考工记》,对风筝制作、放飞的方式做全面论述。放风筝妙在既能在近处观赏,又能在远处赏玩,而且全身运动,宜于养性强身。据传,放风筝*早是为图吉利,人们将风筝放得高高的,等快钻进云彩里的时候,就一刀将风筝线剪断,那风筝就看不见了,于是高喊“晦气没了”、“晦气走了”以图吉利。以后放风筝逐步成为人们的一项休闲活动,其样式和制作材料、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放飞的时间也不仅局限于清明时节了。

清明节的风俗活动——西北地区清明节习俗

1、河曲县清明节以黍米磿面作饼,称为「摊黄儿」。寿阳县清明节,男女儿童皆剪彩纸成串戴在头上,据说这是古代「彩胜」的遗风。翼城县民预煮黑面凉粉,于清明节切薄片,淋上汤汁来吃。解州清明停止一切女红,据说此日动针线者,会成为瞎子。平陆县儿童清明节头上以麦系发,祈求长寿。

2、兴平县清明,姻亲间以纸*相赠,且互相拜墓。富平县每户人家于清明请名山之泉源水,共礼一神。准备牲礼来祭祀,以祈求丰收,称为「游水」。同州县清明祭扫后,折柳枝插门;并以纸*贴于树干,据说如此可以防虫蚁。洛川县清明蒸馍为食,馍四周作鸟蛇之形的装饰。据说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保护他,所以以此作为纪念。

清明节的风俗活动——东北地区清明节习俗

在东北过清明时多数人家早上都要吃面,之后祭奠扫墓,这也是清明节*重要的内容。旧时多土葬,每逢清明,距坟近者,都要躬亲祭扫,给逝者上坟。上坟时烧纸、培土,并把纸*用土压于坟头。而距坟远者,备香楮、酒肴,望空致祭。满族人民在清明上坟时与汉族稍有不同,他们不烧纸而是在坟上插“佛托”(满语,汉语为“柳枝”)。佛托是在一根柳木枝上串上苞米骨,在苞米骨上扎一团剪好的五种颜色的纸,纸团下飘逸着一圈五彩纸条。

五色纸代表万物之源的五行,苞米骨代表裸体女性,而扎缠的一团子五彩纸条便是代表子孙。一团纸包住苞米骨,五彩纸条飘垂其下,表达满族人祈望子孙世代繁衍,相传不息。满族把柳树视为神树,因为柳树春天发育得早,成活率高、生命力强,只要插上柳枝就能成活。插上柳枝,预示着这个家族就会兴旺发达。佛托需要专门制作,有些时候便简化为用彩纸剪成*币样子,在去上坟的路上,看到柳树枝条就顺手折断一根,把纸*穿在上面,上坟时插于坟上。

清明节的风俗活动——广东清明节习俗

1、韶关地区的客家人在每年扫墓时,都*先会将祖坟周围的杂草铲光,土坡进行清理,然后用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进行祭祀,*后鸣放鞭炮,回家就餐。许多山区群众便会采撷新鲜艾叶,和以糯米、白糖,用于做“青粄”,俗称“清明粄”。这种小食拥有一股*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仅可以祛风祛湿,还有驱除体内寄生虫的**,*适合天气潮湿的春天食用,因此这种习俗在客家地区代代相传。

2、在民国前,过清明节*主要程序就是到祠堂拜祭太公,即开村之人。女人是绝对不能上山扫墓的,主要就是不能参加太公分猪肉的仪式。佛山有清明插柳的习俗。这个习俗是为纪念晋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第二年,老柳树死而复生。晋文公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3、传统的广州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有在正清当日“行清”的习俗。“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4、在肇庆,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的风俗活动——海南清明习俗

海南人过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内容,但因为海南本身是一座移民岛,来自大陆各地的民风习俗在这里互相渗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部分地区清明习俗也略有不同。

东部地区:文昌、琼海等地一些村庄,一般不在清明节扫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扫墓。在给先辈烧香时,*为讲究的还要属海口府城地区,先长辈后晚辈,辈分顺序是不能搞乱的。

而西部地区,如儋州等地,过清明时以人多为荣,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终日生活在船上的渔民,在清明时节,往往会在船头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护风调雨顺,后辈平安。

标签: 清明节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