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传统风俗?端午节古诗词有哪些

2018-05-11来源 : 互联网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千**来古老的传统节日,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持着它*特的魅力。历代文人墨客以端午为题,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同时也在古诗词中的留下了很多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可供我们欣赏,古诗词中的端午节风俗我们一起来品读。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诗词大意:

这*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风物关键词:浴兰节、女儿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这**少女须佩灵符,石榴花插在发髻,故端午节又称浴兰节、女儿节。

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诗词大意:

诗人写端午节的热闹场面: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流露出了诗人人生已老,年华易逝的感叹。

风物关键词:艾虎蒲剑

端午这**各家门前要插艾虎蒲剑,“艾虎”是采艾蒿制成虎状,“蒲剑”是将菖蒲叶裁成剑状,要以雄黄涂耳鼻,小儿要系“长命缕”,富家还要以五毒塑形的“五毒饽饽”送友人,都是为了辟邪。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诗词大意:

这*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的内容。

风物关键词:粽子

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诗词大意:

这*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流露出自己对爱国民族**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一种忧虑。这*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风物关键词: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的南方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诗词大意:

端阳节,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而且买了雄黄酒,并且在家门口贴上了黄符纸,但还是担心债********了贫苦****的生活情况,幽默中带着一点苦涩。

风物关键词:雄黄酒

端午辟毒用雄黄酒。雄黄被古人称为“**石”,因“丹之雄”而命名。古人说它能杀百毒、辟百邪,佩在身上,鬼神不敢近。但此物有毒,所以,“雄黄酒”不是喝的,是从端一日(五月初一)起,用雄黄少许泡酒,在阳光下晒熟后,涂在小孩的额头与耳根上,以辟毒。

标签: 端午节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