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镇老街之前世今生

2014-12-10来源 : 互联网

虹镇老街是上海一条出了名的代表棚户集聚区的地名,曾几何时,它是上海棚户简屋改造一块难啃的“骨头”,如今,它伴随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正迎来动迁开发的“春天”。档案见证了虹镇老街的前世今生,让我们透过虹镇老街,感受上海旧改给老百姓带来的“福音”。

虹镇老街几成棚户区代名词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上电大时,分校在虹口,有同学家就住虹镇老街。有**我去了这位在虹镇老街居住的同学家。一晃30年过去,至今我清晰地记得,进入虹镇老街,在里面转了一圈,要找的门牌号没有找到,却已经辨不清东西南北。结果还是问路人,这才摸到同学家。进屋后,我对同学说,找你家真不容易。同学嘿嘿一笑,说来找他家的人都这么说。看来这位同学对此早习以为常。后来我们的话题就扯到了虹镇老街。不过话题*初却是从棚户区切入的。也是,要谈虹镇老街,绕不开棚户区。而谈及棚户区,又不得不追溯到近代上海的变迁。

上海开埠后,随着外国资本输入和工业的发展,以及受国内战乱影响,使大批贫困农民离乡背井,来到上海谋生。他们因无力租赁住房,遂在荒地、路旁、河畔等空地搭窝棚简屋栖身。这些窝棚简屋多由毛竹、树棍、稻草和泥土等材料建成,居住条件极差,没有供电、上下水等基础设施,到处是垃圾、粪便,长年臭气冲天。这些窝棚简屋*初多出现在苏州河畔,以后随着工厂陆续建立和铁路的出现,他们便向工厂周围空隙地及铁路两旁蔓延,*后棚户区便逐渐遍布市中心区周边的所有地段。虹镇老街即在类似背景下逐步形成。另外战乱也是棚户蔓延的催化剂。1860年,太平军逼近上海,地主、富商纷纷逃进上海租界,租界人口激增,投机商乘机大批建造简屋,高价出租。

“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日本侵略军在上海狂轰滥炸,闸北、虹口、南市大量民房被毁,大批难民涌入苏州河北岸一带,这也是造成更多棚户区出现的重要原因。有些棚户区的形成,也有其特定的原因,以虹镇老街来说,它的形成,和周边工厂的次第出现,大批来自江浙一带或其它省份的工人被招募进厂有关。他们中许多人就居住在棚户区。虹镇老街在地理上东从新港路起,向西延伸到虹镇北街和飞虹路交界处,地域在虹口区新港街道境内,两侧由南涵盖到天宝路,北与飞虹路比肩。虹镇老街地境,唐宋时期属于松江府,以后多次变迁。元朝以前属于虬江水域,以后逐步淤塞形成沙洲。明朝初期水域*先形成了泄洪口,洪口即虹口。现今的虹口区由解放后川北、提篮、榆蓝、榆林、新市、宝山部分合并形成。虹镇老街由古时的虹浪形成虹安镇,据档案史料记载,清朝嘉庆年虹安镇开始衰弱。古人有踏浪赶潮的习惯,以后逐渐形成集市。清初,虹安镇区域影响的范围至现在的杨浦区凤城街道一带,是乡民赶集、交易集中的地方。虹口港的形成发展以及上海开埠后,现在的公平路汇山码头形成新航海距离,拉开了内江小河的视野。所以,虹安镇开始衰落。

20世纪初,上海《申报》曾有关于闸北虹镇的记载,20年代北面称虹镇、虹镇北街,一直延续到现在。虹镇、虹镇北街,现在属于虹口区嘉兴街道。往南称虹镇老街属新港街道管辖。根据有关文字档案和户籍记载,上世纪30年代虹镇老街周边有农田、村庄、店铺,并实行保甲制管理,还有小型炒缫丝场、乳牛场、三宝堂等。  虹镇老街是在1958年开始整*垃圾、填河筑路的。1958年至1959年,新港路和虹镇老街路面建成。随着人口的增加,虹镇老街两侧大量违章建筑相继涌现,一度成为棚户区的代名词。

同学告诉我,1953年秋,飞虹路曾有一户居民因使用土灶不当引发*灾,大*烧毁周边棚户1000余间。当时的提篮桥区人民**发动社会各界进行捐款、捐物,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在虹镇老街、沙虹路、安丘路(瑞虹路)、虹关路一带建起了一层的平房,起名为爱国新村。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房屋的破损,上世纪60年代后期,居民自我搭搭建建,一层平房被改建成多层不规则的居民楼比比皆是。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