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程杰刚刚来到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担任该校网球专业教师,他回忆说:“那时候,学校里的网球场基本就是空着,除了上课,几乎看不到打球的人。”时间来到2014年10月,在上海市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开幕的那**,同一片场地上早已人声鼎沸,来自全市31所高校的400余名大学生聚集在此,争夺属于自己的“*高荣誉”,而程杰,已经成了这项赛事的***。
在发展了十年后,这400多人只是整个上海高校网球人口的“沧海一粟”,仅上海大学每年选修网球课程的学生,就已经超过了3000人。“现在的情况是,网球课和网球场已经成为了学校的‘稀缺资源’,很多学生想要选修网球课都报不上。”程杰说,不仅上大,沪上其他高校情况同样如此,网球已是大学生们非常热衷的一项课余运动。
从2002年起就一直在高校**网球运动的网球123**管理公司负责人李耀说:“**届高校网球比赛,一共只有11所高校的60名学生参加,这十多年的变化有目共睹。”作为一家在全市范围内**网球运动的公司,高校网球只是123公司工作的一部分,此外还有青少年和社会两大领域。李耀认为,这三个板块中高校的变化*大、*明显,“网球运动在上海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发展,校园**起到了‘*车头’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大学生认识了网球,喜欢上了网球,才给上海这座城市提供了一个*大的网球市场。没有这个市场,一些在上海举行的**赛事,可能就得不到足够的依托和支持。”
2002年首届城开杯上海高校网球锦标赛举行,2006年上海高校网球大联赛举办,2012年上海大学生网球协会成立,十年过后的今天,上海高校网球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目标:那就是完成由量到质的转变,诞生一些达到职业级水准的网球选手。“我知道这个很难,但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弥补已经发现的那些短板。”在李耀看来,如今制约高校网球发展的瓶颈已经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我们需要更高水平的网球教练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更高质量的课程和训练。除此之外,如何打通一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人才输送链’也很关键。”这些目标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一点都不容易。以教练为例,目前国内*优秀的网球教练都在地方运动队里,而在一些普通高校中的网球教练甚至还只是“编外人员”,收入、职称等条件根本无法得到保证,缺乏竞争力。而这一点想要得到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
“类似的难题还有很多,但这不会阻碍我们前行。”李耀说,“我们有基础、有市场,有大学生们的热情,还怕什么呢?”